玻璃瓶生产厂家讲述玻璃瓶喷漆技巧及原理
用干净的稀释剂或水调整油漆到合适的喷雾黏度,用-4粘度计测量,适当的黏度一般为18至30秒。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粘度计,可以用视觉的方法:用棒(铁条或木棍)搅拌油漆,搅拌到20厘米的高度,停下来观察。如果油漆在短时间(几秒钟)内连续,那么它就太厚了;如果沿着桶的上缘的裂缝太薄了;在20厘米的高处停下来,油漆液体呈直线,流动会立即分解。这种粘度更合适。
空气压力优选控制在0.35MPa(3-4kgf / cm2)。如果压力过小,喷涂液会雾化,表面会形成麻点。
喷嘴与表面的距离一般为200-300 mm。易挂近,油漆雾不均匀,易出现麻点,远离喷嘴表面的油漆雾浪费在路上。间隔的具体尺寸应根据玻璃瓶漆的类型、粘度和气压进行调整。慢干漆喷涂间隔越长,粘度越薄,粘度越大;气压大,间隔越长,压力小时越近;所谓的近点和远点是指调整范围在10-50毫米之间,如果超出此范围,则为很难得到理想的漆膜。
喷枪可上下移动,左右左右移动,最好以10-12米/分钟的速度均匀移动,喷管应在物料表面直喷,尽量减少斜喷。喷到表面两端时,拉动喷枪扳机的手必须迅速松开,以减少油漆雾。因为表面的末端,往往需要接受两次以上的喷剂,这是最容易造成的悬挂处。
喷涂时,按下一个按住前一个的1/3,这样就不会有泄漏的地方。喷涂快干涂料的时候,必须依次喷涂按照顺序。
露天喷洒时,注意风向(不适合强风作业)。操作人员应站在下风方向,防止油漆雾吹到喷涂油漆膜的颗粒表面,造成不光彩。
喷洒的顺序是:先难后易,先先难后难。先高后低,先小面积再大面积。这样,就不会造成喷剂溅到漆膜上,破坏喷剂漆膜。
玻璃瓶涂料着色技巧
1、成色基本原理
红色+黄色=橙色
红色+蓝色=紫色
黄色+紫色=绿色
互补色的基本原理
红与绿相辅相成,即红色可减少绿色,绿色可减少红色;
黄色和紫色相得益彰,即黄色可以减少紫色,紫色可以减少黄色;
蓝色和橙色相辅相成,即蓝色可以减去橙色,橙色可以减去蓝色;
色彩基础知识
人们所说的颜色分为三个元素:色调、明度和饱和度。色相又称色相,即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蓝、紫等;亮度,又称亮度,描述颜色的亮度和暗的程度;饱和度,又称色彩,描述色彩的深度。
配色的基本原理
将红、黄、蓝按一定比例混合,可以得到不同的中间色(即不同颜色的不同颜色)。
基本上,在原色中,添加白色以获得不同的饱和度颜色(即,不同的颜色深浅)。
在原色的基础上,加入黑色,可以得到不同的亮度颜色(即不同的亮度颜色)。
配色基本技巧
建议1.油漆的混合颜色遵循减色法的原理。三原色为红、黄、蓝。它们的互补色是绿色、紫色和橙色。所谓互补色,是两个色光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,得到白色色光。红色为绿色,黄色为紫色,蓝色为橙色。也就是说,如果颜色太红,可以加绿色;如果太黄,可以加紫色;如果是蓝色,可以加橙色。
提示2,在着色之前,首先确定图片中要混合的颜色的位置是基于下图,然后选择两个相似的颜色,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调整。
技能3。用同一
玻璃瓶板材料或工件喷色(基板厚度、钠盐玻璃瓶和钙盐玻璃瓶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)。
技能4.在向调色板中添加颜色时,先添加主色,然后以色力强的颜色为对,慢慢中断并继续搅拌,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。取样、刷牙、喷洒或粘在干净的样品上。在模板上,色彩稳定后,需要在整个调色板过程中把握“由浅至深”的原则。